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旅游景点推荐 > 祁县旅游景点(“寻访山西文化新名片”(晋中祁县篇))

祁县旅游景点(“寻访山西文化新名片”(晋中祁县篇))

时间:2024-02-28 21:29:36阅读:

祁县旅游景点(“寻访山西文化新名片”(晋中祁县篇))

01■历史沿革春秋时,祁地属晋,当时的祁地几乎包括整个晋中平川。

公元前556年,晋平公将祁地赐给大夫姬奚作食邑。姬奚以地为姓,改姓为祁,他的城邑在今祁县的古县镇下古县村。

公元前514年,晋分祁奚之田为邬、祁、平陵、梗阳、涂水、马首、盂等七部分。战国时期,祁地属赵国。

秦代,祁地属太原郡。

西汉初,置祁县。

晋代,祁县属太原国,县城迁到祁城村。

北齐天保七年,废祁县。

隋开皇十年,重置县治,属并州。

唐武德三年,属太州。后复属并州。

金代,县属晋州,改祁为祈。

元大德年间,复称祁县,属冀宁路。

明、清两代,属太原府。

民国初年,属冀宁道。

解放后,属榆次专区,后改称晋中地区。

1999年,撤销晋中地区设立晋中市,属晋中市。

02放眼祁县,在这块不足一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自5000年至7000年以前,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。公元前556年,祁奚建城兴邦。

千山万水中,这块土地与远方连接,这里的人们不畏艰苦,深入闽、赣、湘等产茶区,一路向北到达中俄边境恰克图,不仅走出了一条“万里茶道”,还扩疆拓域,驻东亚、通欧洲,沟通了发达商埠与偏远边疆,搭建起世界贸易的桥梁,足迹遍布每一个“有麻雀的地方”

本报采访团在乔家大院合影。

“一带一路”开创商机吹制玻璃得以传承而能够获得这份殊荣,离不开祁县玻璃百年来的坚守打拼与创新发展。2022年全县玻璃器皿产业总量为21万吨,年产值达22亿元。

2022年10月,祁县玻璃入选山西省首批十大特色专业镇。2023年,祁县玻璃器皿被工信部授予“全国百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”

抓住“一带一路”的重大机遇,祁县的玻璃器皿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,现有50余家玻璃企业,直接从业人员2.5万余人。

精美绝伦的祁县玻璃制品。

最让他引以为自豪的是,在生产流水线不断迭代的今天,人工吹制玻璃器皿这一古法绝技,不仅得以传承,而且还将继续发扬光大。

人工吹制,说白了就是口吹玻璃,师傅用一两米长的吹管裹取玻璃熔料,深吸一口气,鼓着腮帮子稳定将气送进管中,随着双手缓慢地转动,玻璃逐渐膨胀成形,师傅小心翼翼地拿捏着玻璃的厚薄均匀度……而今,祁县人工吹制玻璃器皿产品占全国产量的60%,人工吹制高脚杯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0%以上。

工人下在制作玻璃器皿。

其实,小小瑕疵对使用及美感并没有影响,但这恰恰也正展现了口吹玻璃器皿的独一无二,是一种匠人精神的证明。主播说,不少顾客专挑这种产品,因为更加与众不同,趣在其中。

没有两件相同的人工吹制玻璃,每一件成品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美丽瑰宝,任时代变迁,唯匠心如初,吹一件清亮明艳,美好的刹那凝固成永恒。

独具祁县特色的晋商劲旅铸就了茶通天下、汇通天下、货通天下、德通天下的辉煌,近年来更取得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。

乔家大院提档升级旧时宅第有新样貌游客在乔家大院景区游览。

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,由在中堂、德兴堂、保元堂、宁守堂和乔家花园五部分组成,共有18个大院、41个小院、731间房屋。

乔家大院在中堂大门上的福禄寿木雕。

乔家大院花园里小桥流水,蝶舞鱼嬉,草青花红,生机无限,绿荫下恰好安放着桌椅,时时处处吸引游客留住脚步。

比如完善了手机加油站、邮政服务、开水供应点等基础设施,增设了母婴室、影视休闲区;重新补齐、检修了雨伞雨具、轮椅、童车等便民设施;母婴室配备了育儿书籍、哺乳小贴士和婴儿日用品等,并做到“一客一消毒”,让母婴室服务充满人情味。同时新建、提升改造星级旅游厕所、升级售检票系统、无障碍通道门禁系统等。

相关推荐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